非遗IN节气·春分|昆曲,承载的何止是中式浪漫

导读 原标题:非遗IN节气·春分|昆曲,承载的何止是中式浪漫春分,在古时又被称为, 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,始于魏晋时期,至今...

原标题:非遗IN节气·春分|昆曲,承载的何止是中式浪漫

春分,在古时又被称为, “日中”、“日夜分”、“仲春之月”,始于魏晋时期,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,属传统农历二十四节气的第四个节气。一个“分”字道出了昼夜、寒暑的界限。这时太阳黄经为0度,太阳的位置在赤道上方。农历书中记载“斗指壬为春分,约行周天,南北两半球昼夜均分(两极除外),又当春之半,故名为春分。”

此时,丝丝细雨,点点嫩绿,草长莺飞,暗香浮动。唐代诗人刘长卿在《春分》里写道:日月阴阳两均天,玄鸟不辞桃花寒。从来今日竖子鸡,川上良人放纸鸢。春分时节,清气上升,无论男女老少纷纷开始踏青出行,进行户外活动。簪花、喝酒、放纸鸢等也是这一时节的习俗,徐渭在《风筝图》中所画的正是古代孩童这一时节在户外放风筝的景象。其中在春分的三候中:“二候雷乃发生”,“三候始电”,由于雨量渐多,空气潮湿,伴随着的是雷声和闪电。这时人们经常可以看见从云间凌空劈下的闪电,古代的文人们将这些自然现象想象成有生命的神仙,写进了作品中,于是在中国的文学上就出现了风师、雨伯、雷公、电母这些神仙的模型。此时,春种也即将进入繁忙阶段。

除此之外,昆曲美学观念很现代,除了铁马金戈之外,还有柔软恬淡。传世的昆曲剧目,像“临川四梦”、《长生殿》、《西厢记》、《桃花扇》等都以爱情为主题,也促使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对昆曲拥有极高的兴趣。

在戏剧文学中,人的情感萌发或者表达,与物候的关系要特殊一些。《牡丹亭》中唱词:“遍青山啼红了杜鹃,那荼蘼外烟丝醉软,那牡丹虽好,他春归怎占的先?”对于杜丽娘这个天生有悟性、有意识的人来讲,季春时节的物候唤起了她对命运的敏感、对爱情的渴望与追求。春风解意,游园惊梦。在春分时节,且听昆曲,在一唱一和、百转千回中与杜丽娘邂逅这撩人的春色。

编辑:Kean

内容参考:光明网、现代快报全媒体、大河美术报

图片来源网络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