崇厚是洋务派吗(崇厚)

导读您好,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崇厚是洋务派吗,崇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1、崇厚,字地山,号子谦,又号鹤槎,...

您好,肖大哥就为大家解答关于崇厚是洋务派吗,崇厚相信很多小伙伴还不知道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!

1、崇厚,字地山,号子谦,又号鹤槎,满族人。

2、1826 年 10 月 7 日生于河南开封道署,是金代皇室完颜氏的后裔,在满洲八旗中属上三旗的镶黄旗。

3、他的八世祖达齐哈,官镶黄旗满洲佐领,管炮营,“从龙入关”,以第五子绥哈阵亡,予世职。

4、七世祖阿什坦,顺治壬辰首科进士,官刑科给事中,“译《大学》、《中庸》、《孝经》著书,诏刊行”,康熙帝称他“此我朝大儒也”①。

5、六世祖和素,官内阁侍读学士,圣祖御试,清文第一,赐巴克式号,充武英殿翻书房总管、皇子师。

6、所以后人称“金源世系,珂里名门”②、“三韩贵胄,七叶名卿”③。

7、 崇厚自述:“高祖刑部侍郎左翼正监督勉斋公;曾祖河南布政使晓岩公;祖山东泰安府知府署理督粮道曙墀公④ ;父南河总督见亭公。

8、 ”⑤父麟庆(1791—1846 年) ,号见亭,嘉庆十四年(1809 年)进士,历任内阁中书、颍州知府、贵州布政使、湖北巡抚、江南河道总督等职,“先生功冠臣僚,位隆帝简,由封疆之敭历,为河海之保障。

9、连汛安澜,频年入奏,中流砥柱,全境胥恬,漕运周通,皆是韦平经略,荣光焕发。

10、并为燕许文章,九能而为大夫;勋名世仰,一德以孚圣主”⑥。

11、由于政绩突出,曾“奉朱批,有一代名臣之奖”⑦。

12、崇厚兄崇实(1820—1876 年) ,道光三十年(1850 年)进士,历任内阁学士、户、工部侍郎、太傅寺少卿、驻藏大臣、四川总督、成都将军、刑部尚书、盛京将军等职,卒后追赠太子少保衔,照尚书例赐恤,予谥文勤。

13、崇厚原名宗保,是祖母给他起的。

14、父麟庆的元配夫人瓜尔佳生一兄,名凤威;二叔生一堂兄,名凤仪,皆不育,祖父母以‘凤’字不利。

15、祖父廷璐“因官泰安,近岱宗,即取山宗之意,定以‘崇’字排诸孙。

16、下一字则取各吉祥字,共拟十数,惟‘实、厚’二字乃太夫人所拟”①。

17、为崇厚取名的太夫人(祖母)恽珠(1771—1833 年) ,自称毗陵女史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,恽寿平族孙女,“亦能画,善为诗”,辑《闺秀正始集》、《兰闺实录》 ,著《红香馆诗草》。

18、“珠抚诸子麟庆、麟昌、麟书,教之严,持家政,肃而恕”②,恽珠以子麟庆贵,封一品夫人。

19、 崇厚六岁“始入塾识字,授读者赵綗人夫子”。

20、八岁时,“由京邀请潘滋泉夫子,设帐清晏园中”,与兄崇实“皆受业焉”。

21、“从潘夫子读书,朝夕训诲,厚之能读书成立,受益于夫子者最多”③。

22、崇厚十六岁时,父亲“为三兄报捐同知,为厚报捐直牧”,未果。

23、十九岁时,崇厚应秋试,“获中第三十四名副榜” 。

24、直至道光二十九年(1849 年)二十四岁时, “厚应顺天乡试,榜发,获中二百七名举人,复试二等”④。

25、次年,兄崇实中进士,然而崇厚最终没能成为进士。

26、 考取举人,只是取得了入仕资格,要想青云直上绝非易事,或者凭自己的能力努力拼搏,赢得赏识,委以重任;或者依靠皇室的荫庇和宠信,崇厚乃属后者。

27、 道光三十年(1850 年)崇厚二十五岁,任甘肃阶州直隶州知州。

28、阶州“地处万山中” ,崇厚携带眷属赴任,多不习水土。

29、此时“因内外官员皆须助饷”,其兄崇实“即为之报效万金”⑤,为崇厚捐升知府,指省河南。

30、 这年三月,兄崇实参加会试,“四月,榜发,获中五十三名贡士。

31、殿试二甲,朝考二等。

32、引见,钦点庶吉士”⑥。

33、崇实中进士、入翰林,为迅速改变兄弟两人的命运起到关键作用。

34、 咸丰三年(1853 年)二月,崇实蒙召对, “即蒙详询家世,并问及与内庭主位有无亲戚。

35、实愕然,不解上意,乃回奏曰:锡祉是奴才长亲,缘内庭婉嫔,乃锡子绶胞妹,实不敢明言有亲也。

36、上笑,谕曰:汝父所刻之书,昨在宫内已看见矣。

37、实方恍然,当即磕头奏曰:此奴才阿玛生平感激君恩祖德,每于所难忘情处,手自为记,即画一图。

38、……上即问汝弟现服何官,一一奏对,天颜颇喜。

39、从此上结主知。

40、不数日,御门即擢升侍讲学士,而于得讲官”⑦。

41、“汝父所刻之书”,指麟庆著文、汪春泉等绘图的《鸿雪因缘图记》一书,是自述一生游历之作,潘世恩作序称:“能以宦游辙迹所至,见之著录,垂示方来。

42、”⑧此次召对后,兄弟皆受益。

43、“四月,厚在甘肃交代清楚,由兰州经陕西回京。

44、中秋后在吏部报到。

45、九月,由吏部带领引见。

46、奉旨:指分河南候补知府,崇厚照例发往。

47、钦此。

48、 ”接旨的第二天,崇厚赴宫廷谢恩,即蒙召对于玉兰堂。

49、上问:“现任侍讲学士崇实是汝胞兄否?”对曰“是”。

50、垂询现在陕甘情形后,即命退出。

51、旋降朱笔手谕:崇厚著发往直隶,以知府用。

52、崇厚蒙召对,“指分河南候补知府”即刻变为“发往直隶,以知府用”,从西北陕甘调入直隶,出崇厚意料之外,感慨道:“厚经此朱谕,竟成特旨。

53、天恩高厚,下臣何幸如之。

54、”⑨其兄也惊叹:“按加捐知府,仍归试用,朱笔一改,即成特班。

55、天恩高厚,一至于此。

56、”⑩加捐知府未经试用直接任用,而且是在直隶,拔擢实在突然。

57、 不数日,崇实以翰林院值日蒙召对,“垂询外间情形,时胜保以兵部少司马新授钦差大厚著发往胜保军营,充当翼长。

58、”崇厚再次感叹道:“擢用之殷,真非梦想所敢期也”。

59、①崇厚是金代皇室完颜氏的后裔,“麟庆为世宗旁支二十四代孙”②,祖上对建立清朝作出贡献,后人倍受朝廷的恩宠眷顾。

60、道光十七年(1837 年) ,崇厚的姐姐妙莲保“循例赴选”,“上谓孝全皇太后曰:此女有福泽,貌似其父。

61、命赐红稠一卷,后命加赐翠花两对,撂牌而退。

62、实为非常恩典。

63、”麟庆上奏陈谢:“有既叨赐绮之荣,复拜簪花之赏,不特全家戴德,直教合族增光”。

64、又说“凡兹家庆之缘,实皆君恩所赐也。

65、”③道光十九年(1839 年) ,麟庆年五十岁,皇帝颁赏福字、鹿肉外,蒙恩加赏寿字一方。

66、当时满族大臣,官至一品,年逾六旬者,始邀寿字之赏。

67、而麟庆官二品,年仅四十有九,实为异数。

68、光绪二年(1876年) ,崇实病逝,崇厚“奉旨署理盛京将军。

69、兄终弟继,诚异数也”④。

70、 崇厚因煊赫的家世而倍受荫庇,接二连三地被拔擢和重用,连他自己都感叹“天恩高厚,下臣何幸如之”,“非梦想所敢期也”。

71、 二 崇厚所处的时代,正值中国社会发生重大变革的时代,沿袭二千余年的封建社会已经走到穷途末路。

72、1840 年,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, “天朝上国”战败,于 1842 年 8月订立《南京条约》,自此,中国禁闭的大门被迫打开,法、美、俄等资本主义列强接踵而至。

73、十多年后,英、法在俄、美的支持下联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,天津海口军情危急,崇厚奉命奔赴天津,襄理僧格林沁在大沽海口办理海防事务。

74、 咸丰八年(1858 年)崇厚三十三岁。

75、三月,崇厚奉檄调赴天津,襄理僧格林沁在海口办理防务。

76、三月二十六日崇厚给酝卿的信中说:“弟于十一日早奉札调赴津门,星夜驰抵丁沽,当即随大府到大沽海口,蒙委经理营务兼司分局,才辁任重,陨越时虞,惟望教言时锡,以匡不逮为幸。

77、 ”⑤崇厚于三月十一日早奉札调赴津门,星夜便驰抵丁沽,当即随僧格林沁到大沽海口,蒙委经理营务兼司分局。

78、信中还言皇上之意“重在怀柔”,而“夷情更形桀骜,出言狂悖,深堪发指”。

79、 在给酝卿的另一封信中,崇厚这样写道:“僧邸现住海口,添筑炮台,安设木筏,颇为周备。

80、惟新募水师兵丁均因饷少,旋募旋散,未能足额,然较之去年已大有起色矣。

81、厘捐目下寥寥,需俟沙船来,方能畅旺也。

82、弟现在专司文案,同事鲍小山同年均为投契,仁齐兄昨日来津,大约三四日内尚需赴山海关一行也。

83、 ”⑥此时,僧格林沁已在海口添筑炮台,安设木筏。

84、崇厚襄理僧格林沁,在大沽海口办理防务,专司文案。

85、 1858 年初,英法联军为更大规模的进犯做好了准备。

86、5 月 20 日(四月初八日),英法专使要求进入白河,前往天津,限直隶总督谭廷襄在两小时内交出大沽炮台,由英法联军“驻守”。

87、两小时后,英法联军闯入大沽口,攻占大沽炮台。

88、 6 月26 日(五月十六日) ,清钦差大臣桂良、花沙纳与英国全权代表额尔金在天津签订《中英天津条约》。

89、共五十六款,另附《专条》。

90、6 月27 日(五月十七日),清钦差大臣桂良、花沙纳与法国全权代表葛罗在天津签订《中法天津条约》。

91、共四十二款,另遗》六款。

92、 《天津条约》订结后,英、法撤离大沽。

93、咸丰帝命僧格林沁修筑大沽炮台营垒,派礼部尚书瑞麟往天津查看海防,直隶总督谭廷襄被革职查办,调盛京将军庆祺为直隶总督,会同办理防务。

94、1859 年3 月,庆祺亡故,恒福继为直隶总督,亦驻天津,会办海口防御工事。

95、 1859 年“九月,厚升授长芦盐运使” ,但有顾虑,“因家中先有资本,交张氏营运盐务,呈请回避,与山东盐运使陈弼夫互调”,僧格林沁为他上奏调解,“崇厚协办海防,正资得力” 消除其顾虑,后奉旨:“毋庸回避。

96、”①崇厚仍留在天津海口,继续协助僧格林沁。

97、 这年 5 月,美国新任驻华公使华若翰“被指示前往北京向皇帝递交一封总统的亲笔信函,以完成批准条约的相互交换” ,于 5月 28 日,搭乘蒸汽快速舰“包哈丹”号抵达上海,英国公使普鲁斯、法国公使布尔布隆也分别于 6 月6 日、7 日到达上海,各自携带本国政府批准的《天津条约》前来换约。

98、三国公使不愿在上海换约,声言非进京换约不可。

99、桂良为此上奏,咸丰帝允准来京,但不准在京久驻。

100、 崇厚自称:“美国使臣来京换约,厚奉命伴送,在京小作勾留。

101、”②美使华若翰于 7 月20日(六月二十一日)自北塘前往北京,由崇厚伴随照料。

102、《皇家亚细亚学会会刊》记述了此事: “16 日(直隶)总督发来一封文书,声称他曾奉到‘皇帝的谕旨,允许美国使节于 7 月19 日后随意选择任何日期前往京城,在那儿等待钦差大臣到达,和他们进行条约的互换’ 。

103、他通知华若翰先生说,他曾指派盐运使衔清河道满族人崇厚,副将衔候补参将张秉铎作为陪伴他的护送人。

104、同他们一道的还有一个姓李的候补道以及其他比较低级的官吏,总共大约二十个七品以上的官员。

105、”③陪伴美使华若翰的二十多位护送人员中,崇厚的品级最高。

106、自此,崇厚步入“外交”之道。

107、 1860年 8月23 日(七月七日) ,英法联军攻陷天津。

108、次日,咸丰帝命大学士桂良、驰赴天津,会同直隶总督恒福与英法谈判,两人均授为钦差大臣,又以武备院卿恒祺为帮办大臣,与英、法公使议和。

109、8月 31 日(七月十五日),桂良抵达天津,即与恒福照会英、法二使,定日会议。

110、英国使臣额尔金等声称:“现在并未罢兵,前已将所办各事,节经照会,俟一概允准照复前来,再行晤面。

111、此时无可商办,毋庸相见”,桂良等无从措手。

112、两天后,晤英参赞巴夏礼、威妥玛,巴夏礼威胁道:“(咸丰)八年和约,及本年二月间照会,与在津要求各款,必得一概允准,不容稍事商量,如有一款不准,即带兵北上。

113、”④ 清政府急于办理“抚局”,委派钦差大臣办理与英、法等国侵略者的议和事宜,崇厚协助钦差大臣,直接参与“抚局”。

114、 9 月5 日(七月二十日),钦差大臣大学士桂良、直隶总督恒福、武备院卿恒祺上奏折:“为接到英、佛两国罢兵照会,(朱批:包藏祸心,焉得谓之罢兵。

115、)并议减赔偿现银,及巴酋(夏礼)即欲先期进京,恭折奏闻,仰乞圣鉴事。

116、……至进京换约之期,本拟将各款议定后,再令入都。

117、今该酋来称:额酋(尔金)定于二十一日与奴才等晤面,二十二日,即须将现定各款,彼此当面盖印画押后,即先令巴夏礼随带数十人进都,观看沿途及京中房屋住址。

118、奴才等令其从缓再去,乃急不可待,并称:此处少延一日,即可省一日兵费,以便早日换约等语。

119、窃思夷情反复,彼既志在换约,不若迎机而导,俾得迅速定议,免致再生枝节。

120、奴才桂良与奴才恒福因尚有与额酋等商办将来驻京及通商一切章程,奴才恒福并因地方紧要,未敢抽身。

121、现拟派令长芦运使崇厚随同奴才恒祺,伴送巴酋先行进都,照料沿途及到京一切事附《和约章程补大学士桂良、直隶总督恒福奏请委派长芦运使崇厚随同武备院卿恒祺,伴送巴夏礼先行进都,照料沿途及到京一切事宜。

122、 桂良、恒福、恒祺等办理“夷务”,并未挽回局面。

123、9 月 9 日(七月二十四日),咸丰帝以“办理夷务,未能妥协”为由,撤去桂良、恒福的钦差大臣职,撤去恒祺的帮办大臣职,另派怡亲王载垣、军机大臣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,“由通(州)赴津,筹办抚局”①。

124、咸丰帝想通过载垣、穆荫与英法谈判,劝说英、法军队退回天津。

125、时隔十多日,9 月 21 日(八月初七日)咸丰帝又怪罪“载垣、穆荫办理和局不善”,两人均被“撤去钦差大臣” ,改授恭亲王奕欣“为钦差便宜行事全权大臣,督办和局”②。

126、这样,督办和局、夷务的大权,终于落入恭亲王奕欣手中。

127、 就在恭亲王奕欣受权的当天,英法联军进攻距北京城只有八里的入京要道八里桥,驻守在八里桥的僧格林沁、胜保和瑞麟的部队,迎头痛击侵略军。

128、“八里桥之役,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。

129、他们的军队是由两万五千名鞑靼骑兵和为数众多的民团所组成的,然而还打不过一小群欧洲人,这也的确是事实。

130、法国和英国的炮兵压倒了他们的箭、矛、迟钝的刀和很不象样的炮”③。

131、尽管“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”,但是僧格林沁的马队抵挡不住敌军枪炮的攻击,胜保、瑞麟的部队和临时组成的民团不敌训练有素的“欧洲人”。

132、 僧格林沁和崇厚知晓“天津为京师门户,通州为近畿唇齿,万一稍有疏失,全局震动,所关匪细”④,并精心修筑了海防工事,但不堪洋炮洋枪的一击,彻底瓦解了。

133、八里桥失陷的第二天,咸丰帝自圆明园启銮,率领御前大臣、军机大臣及后妃等,匆忙逃奔热河。

134、其弟恭亲王奕欣,受命留守北京,办理“抚局”,并一再举荐崇厚加入。

135、 1860年 10月 22 日(九月初九日),恭亲王奕欣再次保举崇厚等人办事勤能,堪以差委:“臣等办理抚局,并调兵筹饷,事务纷繁,差委需员。

136、适有二品顶戴长芦盐运使崇厚、盐运使衔天津道孙治、盐运使衔通永道德椿奉差前来,察看该司等办事勤能,堪以差委。

137、”咸丰帝阅后朱批:“知道了。

138、”⑤奕欣等惟恐恒祺一人遇事无从商酌,易受“该夷挟制”,11月 8 日(九月二十六日)再次上奏:“臣等再四筹商,非有熟悉夷情之大员前往术驭,不足以弥后患”,举荐崇厚才识练达,办事精细,且曾经办过夷务,熟谙一切。

139、拟令其帮同恒祺办理抚局,实于诸事有裨,设将来该夷小有不协,即可随时酌办,倘或事关紧要,亦可从长商量,不至令该夷率行来京,再肆狂悖。

140、“所有臣等拟令恒祺等在津办理之处,可否仰恳皇上天恩,明降谕旨?命武备院卿恒祺,办理海口通商事宜,并长芦运司崇厚帮同办理。

141、拟明岁该夷驻京时,再于该二员中酌调一人来京,以便羁縻。

142、如蒙俞允,臣等即当责成恒祺等,随时妥为酌办,无负委任。

143、”⑥同日,奕欣再次举荐:“二品顶戴、长芦运司崇厚,臣桂良在津时,因知该员熟谙夷务,饬令与该夷商办一切,乃夷酋以该司管理盐务,未便与闻其事,总须钦派京员,方能与之商议。

144、此次随臣等暗中设法,颇资得力,臣等现因需人之际,拟当量为变通。

145、可否仰乞天恩,将二品顶戴长芦盐运司崇厚开缺,以三四品京堂后补,俾夷人知该员既奉简命,自可信服,并与恒祺体制相当,诸事不致掣肘。

146、……臣等未敢擅便,是否有当,理合附片请旨。

147、伏乞圣a。

本文就讲到这里,希望大家会喜欢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