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化县全力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把“文明牌”打造成“民心牌”

导读自2020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来,通化县始终坚持以强党建为抓手、以硬基建为措施,全力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真正把“文明牌”打造...

自2020年被评为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以来,通化县始终坚持以强党建为抓手、以硬基建为措施,全力巩固文明城市创建成果,真正把“文明牌”打造成“民心牌”。

幸福感、获得感是文明城市创建的试金石。对于百姓来说,身边的美好变化是幸福感不断增强的源泉。

在通化县精心打造的幸福路上,2000棵杏树迎风摇曳,春天,一树树杏花开满枝头,粉色尽染街道;秋季,红叶映衬蓝天,绚丽醉心怡人。居民王芮告诉记者:“饭后我们一家人都喜欢到这散步,尤其春暖花开的时候,景色美不胜收。”

今年,通化县总投资1亿元的乌拉草沟河综合改造项目顺利竣工开放,为现代化精致县城建设描绘出浓墨重彩的一笔。

该项目重点打造“一带、三区、多点”的景观结构,其中“一带”为贯穿中轴的绿道体系;“三区”为文化水岸区、活力城市区、人居休闲区;“多点”为亲水休闲、商业活力、文化科普等多个方面。每当夜幕降临、华灯初上,这里的景色分外妖娆,以通化县满绣文化为设计理念的锦绣桥,犹如一条彩带飘展在水上,成为通化县新晋的网红打卡地。

持续巩固提升文明建设成果,通化县以更高标准、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抓好城市建设“硬基建”,老旧小区改造、污水处理厂扩建、城市精细化管理等一系列务实、暖心的举措,催生出实实在在的变化。与此同时,通化县以《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》为导向,全力打造县城“一中心、两条路、八社区”,以“点、线、面”闭环式包保模式,常态长效深化工作,文明城市创建成果不断巩固,群众幸福感、获得感不断提升。

开展党员志愿服务活动是夯实基层基础、践行初心使命、促进社会和谐的民心之举。

近年来,通化县深刻把握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要求,创新实干,依托在职党员“双报到”工作,开展“党员志愿服务”活动,构建起了以党员志愿者服务队为核心的横向到边、纵向到底、广泛布点的志愿服务网络。2000余名党员下沉社区,着力解决了一批群众的操心事、烦心事,有效提升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。

拓展“社区吹哨、部门报到”工作机制,通化县组织机关事业单位党员定期开展志愿服务活动,推进部门党组织、党员服务下沉,参与基层综合治理,解决服务基层、服务群众“最后一公里”难题。根据社区需要、单位资源和在职党员特长等,组建党员志愿服务队,不定时到各路段、小区开展环境整治义务劳动。居民反映的巷道无路灯、小区绿化带私种菜地、僵尸车乱停乱放等问题纷纷予以解决。


吉林日报社出品

策划:姜忠孝

作者:吉林日报全媒体记者 李铭

编辑:吴茗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