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方逼着普京“向东看”,俄罗斯打开远东国门,对中国很重要

导读从某种程度上讲,美欧对俄发起的全面制裁,已经成为了西方影响力全面退出俄罗斯的标志性一步,也毫无疑问加速了普京政府向东看的步伐。而在...

从某种程度上讲,美欧对俄发起的全面制裁,已经成为了西方影响力全面退出俄罗斯的标志性一步,也毫无疑问加速了普京政府向东看的步伐。而在这个过程当中,中国又扮演了什么角色呢?其实很多细节都可以帮助我们了解一些端倪。

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日前报道,中国道路施工机械生产商,比如山东临工、徐工集团、三一集团等公司,正在取代西方企业,成为俄罗斯市场的主要供应商。

俄媒提供的数据显示,在俄乌冲突爆发前,欧洲企业提供的机械占俄罗斯市场超过80%。而在西方发动大规模制裁后,欧洲企业在俄的市场份额迅速流失,仅今年第一季度,俄罗斯中型挖掘机市场70%的份额就转移到了中国企业手里。而这,仅仅是中国在俄罗斯挤掉西方影响力的一个缩影而已。

以小见大,中国向俄罗斯提供施工机械设备,对俄罗斯来说,有两个好处。一方面,在西方制裁下,俄罗斯市场出现大范围的供应缺口,而同样质量的中国产品,能有效补齐这一缺口。

对于俄罗斯而言,这一点无异于雪中送炭。事实上,俄罗斯官方在不久前举行的东方经济论坛上就曾提到过,由于受到西方制裁,黑河-布拉戈维申斯克索道项目建设工作被迫要推迟一年。俄方负责人表示,该项目原本打算使用法国缆车的电缆技术,现在因为制裁不能用了,俄方目前正在考虑使用中国企业的设备进行替代。

另一方面,也是更重要的一点,那就是中国可以通过向俄罗斯提供机械设备等方式,在俄罗斯基础设施建设的问题上提供很大帮助,因为这不仅是一种俄罗斯急什么,中国就给什么的“急人之所急需人之所需”,也与俄罗斯未来的发展方向息息相关。

(俄罗斯铁路路线图)

我们都知道,俄罗斯经济近年来发展缓慢,GDP已经被我国江苏省超越。而造成俄罗斯发展缓慢的原因之一,就是其东西部地区发展存在巨大差异,西部发展水平很高,而东部发展却比较落后,而东西部发展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之一,就是俄罗斯东部基础设施建设落后。

在广袤的西伯利亚和远东大平原上,城市分布非常稀少,城市化水平低。西伯利亚地区城市间的平均距离在200公里以上,而俄罗斯欧洲部分的城市间距离仅为50公里左右;论城市数量,整个西伯利亚联邦区只有两个百万人口以上的城市,而远东联邦区甚至一个都没有,最大城市海参崴的人口仅在60万出头,相当于我国一个县级市。

(俄罗斯人口分布图,单位:人/每平方千米)

城市化水平低,加上人口稀少,导致俄罗斯东部地区许多地方根本就没有铁路通车,仅有的公路也是常年无人维护,路况很差。而基础设施的缺乏,让经济资源和高薪工作岗位过于集中在首都和地区中心城市,因为交通网的欠发达,不允许居民生活在离工作地点较远的地方。除此之外,俄罗斯东部许多油气资源得不到开发,也是因为缺乏管道等相关基础设施的建设。

但如今情况有所变化。随着中国的崛起以及中俄关系的发展,俄罗斯东部地区和中国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。尤其是在西方发动全面制裁后,俄罗斯开始“向东看”,努力寻求在俄罗斯东部地区找到新的经济增长点。

在这种新形势下,俄罗斯东部地区需要更大力度的经济开发来适应这种节奏,而普京政府首先要做的,就是在东部地区把基础设施建设先搞起来。而中国能在这当中扮演什么角色?大家并不难想象。

“想致富、想修路”的道理,恐怕普京心里也是很清楚的,因为普京在政坛活跃的这20多年,正赶上了中国快速发展的时期,中国这个邻居是怎么发展起来的,普京是看在眼里的。

而在俄罗斯开发东部地区的过程中,中国可以发挥自己的作用。作为“基建狂魔”的中国,不但拥有丰富的经验、以及先进的技术,而且还有充足的诚意。

因为对中国来说,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俄罗斯东部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。此外,俄罗斯东部地区的经济发展,也能辐射到我国的西北和东北地区,并带动相关进出口行业的发展,这无疑是一个双赢的局面,也符合现阶段中俄合作大环境的基调。

假以时日,俄远东地区成为中国的“战略后方”,绝非异想天开。现在剩下的问题,恐怕就是俄罗斯是否愿意进一步对中国开放远东地区了。对于中俄的合作深度和广度能否得到进一步拓展,这一点恰恰至关重要。

免责声明:本文由用户上传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!